胰子
[1]胰子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含有猪胰脏和草木灰成分的复合洗涤用品。近代,习惯把香皂称作胰子,就是肥皂的意思。例如陕西关中、天津、山东、东北等地都这样称呼肥皂。其也指猪羊等的胰腺。
魏晋时候有一种洗涤剂叫“澡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曾记载,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便成可作洗涤用途的澡豆。是谁首先想到利用猪胰去垢。至今没有人知道,但他肯定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澡豆制作过程中,将猪胰研磨,增强了胰腺中所含的消化酶的渗出,混入的豆粉中含有皂甙和卵磷脂,后者有增强起泡力和乳化力的作用,不但加强了洗涤能力,而且能滋润皮肤,所以它算是当时一种比较优质的洗涤剂。然而,由于要大量取得猪胰腺这种原料委实困难,所以澡豆未能广泛普及,只在少数上层贵族中使用。
后来,人们又在澡豆的制作工艺方面加以改进,他们在研磨猪胰时加入砂糖,又以碳酸钠(苏打)或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脂,混和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这就是“胰子”了。猪油在40℃熔融,而猪胰脏此时发挥脂肪酶的分解作用,将猪油分解为高级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与随后加入的草木灰碱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了脂肪酸皂。这就是现代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
胰子在化学组成上和今天的肥皂极相近。而且,加入了各种花香的产品种类更是多样,与今天各种带有不同香味的香皂已颇相似了。此外,由于胰脏中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存在,还具有复合分解污垢的作用,这跟现代的加酶洗衣粉作用很近似,堪称古代的加酶低泡多功能洗涤剂。
胰子——旧物之二十一[2]
作者:马未都
今天说胰子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了,说猪胰子听着就更匪夷所思了。但仅几十年前,在我幼童的年月,猪胰子是城市家家户户必备之物,乡村之家还没那么普及呢!
胰子类似今天洗手的香皂,用猪的胰脏、碱、豆粉、香料熬制而成。胰脏的功能是解油,吃的油腻胰脏就辛苦,就要多分泌各种酶帮助消化。古人发现了这些,废物利用,制成“澡豆”。至少在唐代,孙思邈就在《千金要方》有了记载,使澡豆走入千家万户。
胰子灰白色,乒乓球大小,攥在手中溜滑,洗手的稍不留意就会滑落,所以也有人称之“胰球”。这种胰球五十多年前大约一毛钱两个,我清晰地记得刚上小学时,母亲给了我一毛钱,让我下楼隔着家后面的铁丝网从游商手中买过两个。那是我最初的购物经历,很兴奋很有成就感。
与胰子时代并行的还有肥皂,又长又黄,上面凸起有字,应该是品牌,叫固本叫灯塔。用的时候一掰为二,断茬如犬牙交错,讲究些就用菜刀切开。每次新肥皂用来洗衣痛快,但母亲总是让把它先放在窗台晒几天,使之变硬,用着节省。
香皂在那个年月算奢侈品,母亲最喜茉莉花香型,还有檀香型的。香皂清末之后才普遍传入中国,民国的时候很是时髦,称之洋胰子,算是入乡随俗,随中国人叫。老人称洋胰子,小资调的称洋皂,以洋字打头的外来百货很多,直到文革爆发,在批判崇洋媚外的声讨声中,洋字渐渐声弱,最终与胰子一同销声匿迹,直到近些年的复古之风刮起,胰子偶尔露一下峥嵘。
2015/6/18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