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

来自Go 1980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想念小时候的爆米花~[1]

我们美好的童年回忆

爆米花,电影逛街的绝佳搭配。虽然闻着香香的,甜甜的,可我一直不喜欢吃。

与小时候老式爆米花机“嘭”的一声爆出的相比,这种味道实在是让人难以言说:闻着嘛,感觉挺香的;尝一口,好像没有闻着那么香。没错,它添加了麦淇淋(人造黄油)和各种香精色素,虽然闻着香吃着却不给力。

我还是偏爱小时候的味道呀!

对于少年时期的我们来说,一年中能够吃到一两次就显得特别幸运了。每次村子里来爆爆米花的,每个小孩都像长了飞毛腿似的,一溜烟跑回家告诉大人。而这时,大人也会遂了他们的愿,带上玉米年糕,准备一次多弄点。

当时不仅有爆米花,还有“年糕胖”、“米胖”(绍兴方言),而这些现在几乎绝迹了,很难见到。

爆米花是怎么产生的

然而中国本没有玉米,吃的人多了就有了吗?

不,你想多了。

玉米原产于墨西哥和秘鲁一带,16世纪郑和下西洋时本着“友好交流,宣扬天朝文化”的本意给他们送去丝绸、茶叶,作为回礼,得到玉米,这才引进中国。中国部分拍摄的古装剧里常有玉米出现,显得过分着急了。 其次,起源于农村的米花才是始祖。很久以前,农民上山开荒种地,一去就是好几天,妻子便准备干粮给丈夫带去,也就是米花——把大米放在油沙里翻炒,至米粒膨起变成米花。

宋范成大的《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釜”是指古时的一种锅,把糯谷放到锅中爆炒,以谷米爆白多者为吉。可见宋时仍做米花,但把饮食与文化相结合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后来,贤良的家庭主妇试着用玉米代替大米翻炒,发现比大米耐饿又香,于是在农村中流行开来。他们管这叫“包谷花”,已经初具爆米花的雏形。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闲暇时刻,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因此,到那时为止,爆米花的原料由大米变成玉米,但机器还没有出现。

爆米花的推广

这种乡间的小吃走向城市,不得不感谢一个人——查理斯·奎特斯(Charles Cretors),一个英国零食小贩。

查理斯是一个富有创意的人,他曾让厨师们在玻璃窗前直接制作糖果,以此来吸引路人的目光(好有预见性的眼光啊)。他发现爆米花的成本低,利润高,于是自己动手改造了烤炉,使它能瞬间升温;又吸取糖果的经验,部分地方做成透明,可以看见玉米粒爆裂的过程。推车上的玉米爆裂时,散发的阵阵香味吸引了路上的人流。

但是这种英式爆米花机伴随着蒸汽时代的结束也随之消失了。中国的老式爆米花机与其原理相同,但何时、如何传入已不可考。

制作原理: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玉米受热,胚乳中的水变成水蒸汽,体积不断膨胀,并瞬间将玉米爆破。所以,只有外皮达到一定厚度,且胚乳中水分含量较高的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由于老式爆米花机易于携带,加上老师傅走街串巷地吆喝,爆米花渐渐从农村推广到城市。

老式爆米花机淡出视野

渐渐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先进的机器进入了中国市场,而老式爆米花机那乌漆抹黑的身影给人一种不卫生的感觉,瞬间爆炸的制作过程又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恐慌。无奈之下,趋于规范化治理的城市杜绝小贩的进入,所以也就慢慢淡出视野了。

然而,每次看到爆米花的时候,心底就会回想起那个场景:

老师傅手脚麻利地把玉米放进机器黑乎乎的圆肚子里,左三圈,右三圈,“好了”,伴随着一声叫唤,大家都顺势往后退,老师傅抬起脚踩在封口处,用工具一拉,“嘭”——,呼啦啦地传来一阵清香和欢笑声,好闻到心窝里。围观的人群一阵探头,然后各人手里抓一把吃着继续等自家的。

正如歌词里唱到:我怀念的,是小时候的味道;我想要的,是众目期待的感觉。虽无影可寻,但深藏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