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AV的年代,地摊文学就是宅男们的救命稻草

来自Go 1980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许多老广州也许不知道,人民北路上有一处名叫“天光墟”的鬼市。

凌晨开档,天亮收摊。货品大多是拾荒或回收而来,有衣服鞋包、锅碗瓢盆、电器手表、古玩玉器等……包罗万象,价格实惠,堪称穷人的天堂,实体的“拼多多”。

在这里,钱可以一块一块地花

其中一家售卖特殊用品的当铺

在一众眼花缭乱的商品中,我发现了不少流通于八九十年代的奇书。它们被随意地堆放在地摊上,摞成绚烂的小山。

天光墟书摊

如果蹲下来仔细翻看,便能发现这些书与书店中装帧精致的读本截然不同,不单封面大胆裸露,内容更是无奇不有。

大概是原主人将它们当作废旧品卖掉,经过二手贩子又流转到了旧货市场上。

根据新旧程度,每本书只要三五块钱。可即使价格如此便宜,这些过时的读物依然乏人问津。

我偶尔会买上几本,作为珍藏。它们如同时代遗落的拼图,使我得以窥见八九十年代最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

我的珍藏

西方文学改良

1957年,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路上》 —— 几个年轻人放弃了工作,开车横穿美国,一路放荡不羁,沉溺酒色。最终,在漫长而疲惫的旅途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这部划时代的作品,激发了无数美国丧青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在60年代的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30年后,改革浪潮冲击了沉寂良久的中国文化市场,《在路上》得以在内地发行。

然而,这本被喻为“嬉皮士圣经”的著作,早期的中文版封面看上去颇为简陋。美编依照对“一群美国奇男女的漂泊纪实”的理解,选取了几个相互交叠、衣着暴露的年轻人作为封面。

漓江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右)与1998年9月第一版(左)

当时的责编刘谦对《在路上》的封面设计不大满意,“由于与美编的沟通不够充分,导致封面图片没有经过艺术处理,直接以摄影照片的形式成为了封面,封面用材也比较陈旧,与小说先锋和另类的背景不符”。

如今看来,这样的装帧反而留存了珍贵的时代印记。

80年代末,纳博科夫的文学经典作品《洛丽塔》克服重重难关,在中国出版。

据译者黄建人回忆,第一版的封面非常恶俗:“书封面上放了一个像妓女一样半裸的人,比较俗气。我当时就打电话给编辑,问他们怎么做这样的封面,因为书的内容并不低俗。”

他得到的回复是,“为了好销一点,太高雅的文学,书不大好卖。”

漓江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黄建人译

一经出版,《洛丽塔》便遭到群众举报。最终,经新闻出版署组织专家组审读,认定《洛丽塔》是个好作品,但漓江出版社须改换封面。

尽管这版《洛丽塔》的封面看上去格调不高,内文却删去了原著中的性场面描写,是一个相当保守的“净化版本”。以及,根据读者反馈,黄建人版的译文水准非常高。

相比之下,1994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罗丽塔》,则是所谓的粗俗增补本。不单还原了原著的情色段落,还在封面点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及文学地位 —— “这个中年色鬼垂涎觊觎女童的故事,却倾倒了整个世界。”

寥寥数字,堪称当代媒体工作者的学习典范。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副标是《鳏夫忏悔录》

低俗小说

回忆90年代的阅读狂热,《中外文学》副主编安波舜说道,“那是一个刚改革开放的时代,一切都是阳光明媚。面对打开的大门,看见一个美丽的世界,大家都憋足了劲儿抓紧时间读书。所有的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都非常畅销。”

事实上,自由一并温润了需求各异的受众。在更加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地摊文学如雨后春笋肆意生长。

几乎在一夜之间,黄潮泛滥。一类“内容污秽、格调低下、印制粗劣的非法出版物及小报”占领了全国各地的火车站、汽车站、旅馆。其势头之迅猛,甚至盖过了国营书店及报刊亭等正规出版渠道。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装错了性器官的美女》、《用肉体交换的职业》、《尘世污秽碾碎的少女》、《女模特的悲剧》……

这些看似惊悚的标题,其实只是虚张声势。多读几本便能发现,内文基本采用了相似的故事套路,“色情靠大腿起家,凶杀凭恐怖取胜”,内容空洞无物。

地摊文学由专门的地下组织发行,流水线生产,有人负责写作,有人负责印制,有人负责发分发,效率奇高,粗制滥造,错漏百出。

然而,在没有黑网吧及草榴的年代,拙劣的白纸黑字,足以填补一代人对性的渴望。

地摊杂志,也是许多70、80后的启蒙读物

在千篇一律的主打文章之外,还有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段落。

我想到了张雨绮女士

不得不赞叹笔者的想象力

气功狂热

八十年代,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气功狂热”,从农村到城市,从普通百姓到科研工作者,数千万人沉迷其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气功书的畅销也不足为奇了。

气功书的封面非常超现实主义,体现着人们超现实的信仰

老百姓热衷练气功,大多为健身、益寿、祛病等功效。不过随着气功的日渐流行,这项80年代国民运动被赋予了各种神乎其技的特异功能。

减肥,也许是跨越时代的刚需

积极开拓银发产业

有助于增进生命大和谐的双修功

可以增强性能力的神秘道家秘传瑜伽术

没错,封面上的人物就是奥姆真理教头子麻原彰晃

我收藏了一本名叫《香功》的奇书。

香功全称“中国佛法芳香智悟功”。据创始人田瑞生介绍,发气时芳香飘飞,并出现七彩光环,能远距离发放信息水、纸上显影、遥控针灸,聋哑偏瘫治愈率高。他带功带气书写的字画上会出现雾岚、紫烟、金光、霓云、彩虹等多种气体显像。

香功的封面上,田瑞生的头像被七彩光环环绕

同一时期,全国各地还陆续出现了拥有“特异功能”儿童,综合各式各样的媒体报道,这样的“神童”数目多达2000人。

这本书中的女孩,宣称自己来自另一宇宙,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还可以预测未来

在横冲直撞的80年代,急于弥补知识空白的民众对神秘力量无限向往。直到90年代末,这股轰轰烈烈的热潮才逐渐褪去。

神奇武侠

我在旧书摊上,购买了一本标注着“金庸新著”的武侠小说。原以为是金庸的新著,翻看过后,才发现是“金庸新”的著作。

金庸新本名杨明刚,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是众多金庸模仿者中的翘楚。

1994年,他以“金庸新著”的署名发表《九阴九阳》,内容为小说《倚天屠龙记》的续写。

以为是老先生的正版续集,大批书粉争相购买,《九阴九阳》发行量超过了惊人的400万册。

因作者文笔不俗,还有“特棒的H情节”,《九阴九阳》被众多武侠迷评为“地摊里的上等货”。

《九阴九阳》的主人公段子羽大概是武侠史上最开挂的人物,拥有金庸小说里的所有绝世武功,包括九阴真经,九阳神功,九阴白骨抓,蛤蟆功,一阳指,倚天剑……

当然,碰瓷的不只金庸新一个。在90年代的山寨武侠江湖,还有金庸巨、金庸原、金庸力等,靠着与金庸老先生似是而非的关系,在武侠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既然是地摊武侠,当然少不了干柴烈火。我收集了一本名为《浪子魔女情》的奇书,85%都是男女主角的艳情描写,剩下15%则是双方穿上衣服比武切磋的故事。

不但如此,书中连续多页都是都是夸张的省略号。不得不令人怀疑,作者在偷懒凑字数。

这是一本披着武侠外皮的小H书

“地摊文学作为地摊文学,也许本来就应该如此,不必大惊小怪。”田谷在1993发表的《地摊文学面面观》一文中写道。

大约是顺应了最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地摊文学于八九十年代野蛮生长,经久不衰。经过多次的强力整治后,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我也只能从广州老城区的深夜地摊里,收集这些泛黄的书籍。

相较于没落的地摊文学,真正离我们远去的,也许是那个无论内容好坏,都需要付费阅读的懵懂时代。

在电影《顽主》中,不学无术的男主靠着写地摊文学,大赚一笔

参考资料:

[1] 《地摊文学面面观》,田谷

[2] 五个中文版的《在路上》,新世纪周刊

[3] 50岁《洛丽塔》11张中国脸,国际在线

[4] 《那些年,我们追捧过的“大师”》,郑立麓,南都周刊

[5] 《1987:疯狂的气功 遍地的大师》,瞭望东方周刊

[6] 《中国“特异功能”儿童之一窥》,Stanley Krippner

[7] 《揭伪书四大门派:鱼目混珠派 另类经典“金庸新”》,新京报

摄影 雷宝珠

综合 文露敏

编辑 胡令丰

原文:没有AV的年代,地摊文学就是宅男们的救命稻草